引言:4月30日,习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实施好“十五五”规划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书记强调,“必须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的阶段性要求“紧紧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5月8日,元界矩阵在第三届中小企业智库建设研讨会暨农文旅商融合发展论坛上正式启动“农文旅商联动平台”,以“十五五”目标为引导,发挥科技企业的创新性和社会责任性,发挥产业深耕和积累优势,与各地政府平台一道实现共创、共建、共赢。
“十五五”文旅规划篇“激活文旅融合‘乘数效应’:“十五五”时期中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与创新路径”
根据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安排,我国将通过“十四五”“十五五”“十六五”3个五年的努力,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3个五年看,“十四五”是开局起步,“十六五”将是冲刺收官,而“十五五”,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
一、政策背景与战略意义
1.文旅产业成为国家经济支柱的核心引擎
2025年两会明确提出“释放文化、旅游、体育等消费潜力”,文旅产业被定位为扩大内需、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抓手。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通过“文旅+百业”融合,提升产业链价值,打造县域经济新增长极。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指出,文旅产业需从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建设、新业态培育、营商环境优化四大维度发力,力争到2030年实现产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占GDP比重超6%。
战略价值:经济驱动,例如2025年1—2月,山东文旅产业营收增速达20%,成为服务业增长主力。
就业保障:文旅产业直接带动就业超3000万人,间接影响产业链就业超1亿人。
文化自信:通过非遗活化、红色旅游、数字文化等路径,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二、十五五文旅规划核心任务
1.构建“一核多极”文旅发展格局
(1)核心城市群引领: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文旅产业集群,推动“文旅+科技”“文旅+金融”深度融合。
(2)县域经济突围:依托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市,培育“一县一业”特色文旅品牌。
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产品创新:发展沉浸式演艺、低空观光、冰雪旅游等新业态。
(2)数字化升级:推广5G、AI、VR技术在景区导览、文化体验中的应用,如实现与孔子“对话”等。
3. 推动“双循环”协同发展
(1)入境游提质:扩大免签“朋友圈”至50国,优化离境退税服务,打造“你好!中国”国家旅游形象。
(2)国内游升级:发展银发旅游、研学旅行、亲子度假等细分市场,开发“跟着演出去旅行”等主题产品。
三、重点领域与突破方向1. 科技赋能文旅:从“场景革命”到“体验革命”
(1)关键技术应用:元宇宙文旅,建设虚拟景区,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2)智慧管理:推广“错峰预约”系统,提升景区承载效率。四、创新路径与实施策略
2.重大项目驱动:154.5亿元撬动产业升级
3.区域协同与品牌联动:例如进行跨省合作,推出联票制。
4.国际对标:借鉴国际成熟文旅项目策略,培育“数字国潮”IP(如蚩尤文化发源地,全球首个数字人形象苗阿依,苗阿哥)。
5.人才与治理体系优化
(1)人才培育:设立文旅融合创新实验室,数字工匠培养基地等,培养“科技+文化”复合型人才。
(2)监管升级:建立文旅信用体系,打击“不合理低价游”,推广“阳光监管”模式。
五、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
1.强化财政金融支持
(1)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优先支持文旅项目,单列“文旅新基建”预算。
(2)税收优惠:对文旅企业研发投入给予加计扣除,减免文化IP交易税费。
2.完善法律法规
(1)立法保障:制定《文旅融合促进法》,明确非遗保护、数据安全等条款。
(2)标准体系:发布沉浸式体验、低空旅游等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3.构建“大文旅”协同机制。
(1)跨部门协作:文旅、农业、交通等部门联合制定“农文旅融合”行动计划。
(2)社会参与:鼓励企业设立文旅公益基金,支持乡村文旅开发。
结语:迈向文旅强国的战略机遇期
十五五时期是中国文旅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的关键阶段。通过科技赋能、业态创新、区域协同三大抓手,文旅产业将释放“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成为推动共同富裕、文化自信、绿色发展的核心力量。未来需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让“诗和远方”真正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标配。
“十五五”,注定了将是一个改革含量更高、改革味道更浓的五年。通过农文旅商联动平台的打造,元界矩阵将紧随政策要求,发挥产业深耕和积累优势,与各地政府平台一道实现共创、共建、共赢。
附:
元界矩阵农文旅商联动平台简介
“农文旅商联动平台”是以推动农业、文化、旅游、商业深度融合为目标,依托政策支持与数字化技术构建的综合性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整合乡村特色资源、优化要素配置、创新业态模式,助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
一、主要职能有如下两点:
1. 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
(1)平台以农业为基础,融合乡土文化、生态旅游及商业服务,形成“文化+农业+旅游+商业”的产业链条。通过构建区域产业联盟,整合特色文化、特色产品、特色种养、非遗技艺等资源,打造“一乡一品一景”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与集体经济壮大。
(2)依托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文旅融合”政策机遇,推动乡村非遗活化、文旅经济、景观农业等新业态发展。
2. 数字化与场景创新
(1)借助智慧农业、大数据中心等技术,构建数字营销体系,拓展线上直播、文旅社群、沉浸式体验等消费场景。例如,利用AI技术开发乡村VR体验,打造“智慧农场”等数字化文旅项目,吸引年轻客群。
(2)结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推动低空旅游、银发康养、实景剧本杀等创新业态,延长文旅消费链条,激活多元化市场潜力。
二、实施策略如下:
1.平台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共赢”为原则,通过“规划先行+一乡一策”模式,推动区域特色IP打造与品牌营销。
2.基于平台定位和实施原则,2025年首期发布“三个100计划”:
(1)孵化100个非遗文化IP;
(2)打造100条特色旅游线路;
(3)扶持100家农旅融合示范企业。
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引自新华社、东方文旅等公开内容。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